既提高书稿编校排效率又降低出版企业运营成本
发布时间:2019-08-21
“中知编校”系统发布会(章红雨 摄)
传统图书出版书稿审校主要以纸件形式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重复工作多。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出版工作效率,进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借助“中知编校”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有望解决这个“痛点”问题。
8月14日,知识产权出版社自主研发的“中知编校”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简称“中知编校”系统)在京发布。该系统因有助于图书出版全流程无纸化、电子化、智能化,大幅提升出版质量、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出版效率,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受到与会出版界人士关注。
据知识产权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诸敏刚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一本300页左右的图书,借助“中知编校”系统后,平均节约成本50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的核心是集智能化编辑、校对、排版功能于一体的编校排系统。其中原稿留痕模块,可将修改内容在原稿界面同步留痕,直接生成审稿记录,自动统计审校工作量,保存审稿过程文件,提升智能化水平。电子折校模块,以XML数据格式为基础,稿件电子化审读,修改过程中同步显示原稿,提供对比视图;所有修订直接在电子稿件上显示修改结果,无需人工誊录,省去“校异同”环节,节时省力。一键式排版模块,可从版式库中智能推荐多个常用模板供用户选择,直接对稿件进行一键式排版的同时,系统带有版式报警功能,自动识别版式错误,智能化提示修正。智能审校模块,可针对敏感词、错别字给出修改建议;针对近义词、成语给出词义解释及用法区别;针对标点符号、参考文献使用不规范问题,给出定位提示。辅助编辑进行高效智能审校,提高审校质量和效率。
已在出版社使用“中知编校”系统的国防工业出版社社长郝刚说,科技图书的特点是表格多、排版复杂,使用了“中知编校”系统后,出版社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对保证图书质量有益。
“中知编校”系统的上线是互联网技术对出版业的科技贡献。”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认为,“它将对图书出版各环节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会上,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税务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延边大学出版社分别与知识产权出版社签署了系统合作协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甘绍宁,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副局长王志成,原巡视员、副局长刘建生,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罗学科等出席发布会。
(记者章红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欢迎联络我们 备案号:苏ICP备10204884号-5信箱入口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 邮购:025-83273044 浏览数:4582597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