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2015版)
  • 作者:陈仁寿

  • ISBN:9787553772417

  • 上架时间:2017-08-01

  • 定价:¥68.00

  • 开本:32开

导读
图书简介 作者介绍 目录 摘要

我国历代皆有本草专著问世,它们记载了丰富的中药学各科知识,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这些本草文献有个人撰写,也有政府组织编撰。
《新修本草》是一部由政府组织人员编撰的本草著作,被称作世界上*部国家药典,据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该书在药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药典是对药物知识的一种规范,具有法定效应,因此在出版当时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对后世更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对药物学的研究和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1950年)我国就成立了*届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1953年和1957年先后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增补本,但没有收载中药材和中成药。1963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分为“一部”和“二部”,一部主要是收载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制剂,一直沿续至今,形成了现在的每五年出版一次,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是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部分主要介绍全国各地普遍常用中药的生药学知识(主要是品种来源和药材的质量与标准),以及简要的药性、功用、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医学内容,书中内容具有法定效应。但由于其中的有关临床医学方面的内容介绍较为简要,因此中医临床工作以及医学专业的师生和科研工作对药典的了解甚少,日常工作参考也不多。有鉴于此,我们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周骋编辑曾共同策划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所载500多种药材与饮片,详细介绍其常用异名、来源、产地、采收加工、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报道等内容的《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以供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科研工作者以及中医药爱好者等参阅。此后据2005年版修订过一次,为《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二版。今又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编撰第三版,共收载药物609味(含附药),本版体例与前版相同,但药材种类及内容与前版有增减和更新。

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江苏省检察院特约检察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药学会理事及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李时珍研究分会常委、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会医史学专业委员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家流派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医基础理论与文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从事中医药科研、教学、临床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献与流派传承。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局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及主持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主编著作如《中药大辞典》(第二版)、《毒性本草类纂》、《江苏中医历史文化与流派传承》、《台北故宫珍藏版中医手抄孤本丛书》、《临床实用中药学》、《临床实用中成药学》等50多部,参编《中华本草》等著作30多部。主编的《中药大辞典》(第二版)2010年获得中国政府出版图书奖一等奖,参编的《中华本草》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等奖,参加的教学项目“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医文化特质的院校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3年)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

推荐图书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欢迎联络我们 备案号:苏ICP备10204884号-5信箱入口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 邮购:025-83273044 浏览数:4209091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