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廉洁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08
清代廉吏的廉政思想和优秀从政者的勤廉故事,不仅被人们广为传颂,也极具教育意义。本期继续介绍清代廉吏廉史和清廉遗迹。
任兰生(清)
任兰生(1837~1888),苏州吴江人。任氏家族自明代初期始居吴江同里。他在同里建造的退思园已成为著名景点。光绪五年(1879),任兰生担任凤颍六泗兵备道。光绪八年(1882),升任代理按察使(正三品)。
光绪十年(1884),任兰生遭内阁学士周德润弹劾,任兰生革职离任之时,“士民顾念旧恩,如婴儿失慈母,遮道攀辕数万人,无不泣下”(《复盦类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安徽巡抚陈彝等为他保奏,在籍刑部员外郎孙家恽等二百余名凤颍六泗地方绅士也联名吁请为他复职。后得到朝廷批准,“任兰生著准其捐复,发往安徽,交陈彝差遣委用”。当时,“河决郑州,安徽被水,兰生奉檄办皖北赈抚”,他“奉檄抵颍州,督皖北赈抚……始至即周历千有余里,冒雪奔驰,问民疾苦”。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襄郏水骤下,下流奔腾,公飞骑巡视,马惊伤尾闾,病疽,竟以四月十九卒”。病重之时,他还把部下请到病榻前“诿至再三,易箦之际,犹顾问水势,以手画灾状,无一语及家事”。
任兰生死后,皇帝下诏,按照道员绩劳病故的事例从优抚恤,并为其立传,赐内阁学士衔,附祀英翰专祠。
任兰生在代理按察使期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他清狱讼,整缉捕,劝农桑,兴水利,修书院,设义塾,修道路,浚河塘,储粮食……“大小庶政,条综同密”。当时,河南大饥,任兰生倡捐募银10万两,赈济河南流入安徽的十几万饥民,此事广得赞誉,有口皆碑。他造救生船,设官渡,开船塘,设育婴局、牛痘局、戒烟所; 仿制江南水车,教民戽水,以助灌溉;设立课桑局,刊行《蚕桑摘要》,并为之作序;购种桑秧,雇江浙工匠教民育蚕缫丝,开衣食之源……任兰生兴办了很多公益事业,费用不可胜计,“往往捐廉俸以补不足”。故而当地老百姓都认为他是“皖北必不可少的一员”。
暴式昭(清)
暴式昭(1847~1895),曾在苏州西山为官。任江苏平望司巡检时即刻苦自励,“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虽其母不能具甘脂,妻子无论也”,生活与贫民无异。他还扫赌博,惩盗贼,封妓院,禁鸦片,任期内恪尽职守,百姓安居乐业,“诸弊竟绝”,遂得到巡抚谭钧培的赏识,提拔为军机处存记。
暴式昭纪念馆
光绪十一年(1885)暴式昭丧母辞官回到苏州,任太湖厅西山甪头司巡检。到西山后,“清操愈厉”,为官更加清正廉明。巡检是最小的官(从九品),薪俸很低,生活也更清贫。当时西山有典当商三家,每年都要以保护费的名义向巡检纳钱三百六十千,暴式昭把这笔钱全部捐给西山“继善堂”,自己毫厘未取。他经常穿着草鞋徜徉于山水之间,对西山的名胜古迹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遇有面临危废的古迹祠墓,立即自己出资或倡导树碑修复,修桥铺路,热心公益,深得山民爱戴。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暴式昭拄着木棍到天津请求从军,得到督师吴大澄的留用。暴式昭从军榆关,到塞外采购战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光绪二十一年(1895)正月,暴式昭积劳成疾,在关外病逝。
暴式昭作为清末封建小吏,洁身自好,当官穷到无米下锅的程度,显示了“官至贫时方为清”的傲骨和清正。苏州锡剧团以其清廉故事编排的锡剧《九品廉吏》, 剧情生动感人。
图文选自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反腐倡廉历史文化资源丛书》之《历史资源卷》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纪委办公室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欢迎联络我们 备案号:苏ICP备10204884号-5信箱入口
总编办:025-86633229 | 办公室:025-86634269 | 传真:025-83273111 | 邮购:025-83273044 浏览数:4193498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18层(210009)技术支持: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